CH1101E essay
I wrote this when I took CH1101E two semesters ago. At that time I was considering majoring in Chinese Studies, but I changed my mind after taking the introductory module. Anyway, I thought I had deleted this essay from my folder, but I eventually found it after all. I remember that I completed this haphazardly within 6 hours, and that the marker gave me a B+ only because he/she thought that my elegant prose compensated somewhat for my lack of in-depth analysis. (“文笔优美,但讨论不足。”) Ahem. Anyway, for your amusement, here it is:
中国乃一泱泱大国,历史悠久,绵延千古,浩瀚如烟海。其面积辽阔,幅员广大,纵横四方,据占千里,广袤无边,滔滔无际;其壮观之景象,宏伟之气魄,足以慑人,使观者震撼,教世人惊叹。中国几千年来之历史与文化变迁,其中所蕴含之雋永智慧,皆为后人可摄取。各个朝代皆具其独有之特色,若后人细心揣摩并汇集众精髓于一体,不仅可充分体现祖国深邃久远之历史精神,亦可从中窥探了解祖国之丰富内涵。
钱穆曰:真正爱情因了解而生,欲中国民族对国家产生深厚之感情,必先使其对祖国有非常透彻之理解,此情方可持久不灭。若对国家一知半解,不愿深究其历史,懒于认识其特性,惰于探索其智慧,对国家之爱情就仅仅限於肤浅的表达、空洞的呼喊,乃毫无意义之情感也。以现实生活设一浅喻:在平常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中,若缺少对某一人的了解,又如何对此人产生爱?将此道理延伸至治史之领域,方可得知治史之重要性。
治史,有助于在人心里种植一株爱国之幼苗,其弱枝因了解而壮大,其瘦花因透视而繁开。孜孜不倦地研究,只为求得一丝理解,此动人之精神灌溉娇小的幼苗,使它茁壮成长。然而,看官们也许会问:此举有何意义与目的?治史主要是为了确保千古智慧与哲学的延续,不让它因光阴之逝去而湮灭,不令它因民族之愚昧无知而亡矣。一旦人们与祖国建立了一缕剪不断之情感,不仅能使祖国之精髓流芳众世,亦可丰富自己的心灵,使精神饱足。治史,终究也为了使自己有所寄托。吾把吾今生所有的爱投资在祖国身上,不求回报,无怨无悔,只盼不因不曾爱过而枉此生。
除此之外,除了感情上的寄托以及精神上的不断延续,又有何目的?中国历史橫跨時空,历时浩浩千年,可谓已征服残酷光阴之荏苒。岁月凋零,物换人非,但中国仍然屹立不到,气势凛然的万里长城仍然雄伟地在地表上蜿蜒。在这众多世纪里,历史上不停改朝换代,现象更迭,一眨眼又经历了另一场变化。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所强调与提倡之民风、文化、哲学、政治思想与文学精神。若仔细钻研众多复杂历史细节中之精髓,亦可更深了解个中内涵。一个时代所设立的各种社会结构——譬如政治系统与制度、学术思想、文化导向等等——其实在根本上是一种精神与感情上之延伸,充分表达与展现了那个年代所信仰与尊崇之原则与信念,可谓一代人的集体回忆。后人着眼于历史,收入眼帘的是教人屏声吸气的伟大光景,若深入探讨与研究,便可对遥远之时代有更透彻之审视,使自己拥有俯瞰之智慧,亦可丰富自身之文化修养。留意各个朝代之历史与变迁,取其精华、研其糟粕、去芜存菁,避免重蹈过往之覆辙,尽量重振前人之良风,方可成就一番事业,推动国家之改进;鉴于过去之经验为国家打造更为美丽的未来;了解以往之文化而为国家增添睿智的光辉,以流传于世世代代,渊远流长。
深谙历史,亦可更深入地比较中国华夏的变迁与欧洲的历史道路。两地皆为富有浓厚文化底蕴之社会,在细研这两大文化巨人时,所探讨之对象不是土地和背景,而是蓬勃之生命。纵观东西方两界的特色,可谓迥然不同却又各有千秋,而当中之精华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揣摩与认识也。探讨两者之内容,仿佛看见生命在眼前跳跃。熟读历史,以他国之特点对照祖国之内涵,更可使自己汲取更多对祖国的认识——也许是加深心中对国家之珍惜与敬仰,抑或是痛心于祖国相较于他国之不及之处;综言之,治史除了学术上的贡献,亦是民族骄傲与激情之源。
既然已知治史之目的,就必须确保研究方法有助于己达至治史目的。如钱穆所言,研究方法主要有三者:传统派,乃一也,主要记载记诵,深熟典章制度,反映清朝中叶西洋势力尚未侵入中国时之旧规模;其次为革新派,倍受有志于功绩、心急于革新之士推崇;最后乃科学派,立志以科学方式整理国故,具有一定的科学原则。各门学派皆有缺点,而其缺点之严重程度影响着治史的客观性与可靠性。钱穆于《国史大纲●引论》中有详尽讲解,于此无需再多加重复,以恐成赘论。细读钱穆对于各研究学派所作出的理性分析与针砭之后,治史的基本轮廓已了然于读者心中。各派固有其缺点,不足完善,但在一再谨慎比较之下,笔者本身断定革新派乃为最值提倡之研史方法。
先论革新派之不足之处。革新派的研究成果建立于可疑的学术基础之上。革新派对历史用以笼统的概括,这是一大缺点。正如先前所言,中国历史横跨几千年,其中的精髓与变化不可忽视,若以单一的论说涵括历史的多重面貌,简化历史的复杂性,未免过于疏散,导致治史结果缺乏准确性,并大大减低了可信度。革新派对历史的总结主要建于三个论点:中国自秦以来之政治系统皆专制黑暗;中国之千古思想皆以孔子与老子之迂腐言论为主宰,或称思想局限于文字,提议废弃汉字,改用罗马拼音;中国自秦两千年的滔滔历史乃为一段封建不堪之时期也。钱穆以理服人,有根有据地一一反驳革新派的谬论,证实历史并非革新派所述之简单。正如钱穆所言,一旦推翻革新派的种种假设,其论点便无立足之地,无法服众。“变之所在,即历史精神之所在,以及民族文化评价之所系。”中国二千年来看似无进步、无改变、无革新、无去旧,但中国民族文化乃于和平中得进展。革新派无视种种结构下之社会底蕴与变迁暗流。历史并非无生命无力量之死物,以一理而论全,未免不恰。
革新派论文以夸张方式呈现并讲述论点,并以个别的案例与现象统一介绍,使人产生错误之印象,心惊一想:“此言有理。”从而将个别观察当作是对整体社会面貌的准确判断。革新派擅用“虚则实之,实则虚之”之伎俩,其危害之程度不可小觑。历史细节之复杂繁琐,事件发展路径之紊乱无轨,岂是众学者所能一言以蔽之?所谓“尽信书不如无书”,原指《尚书》,但如今其意义却可延伸至企图影响众人视听的一切歪论,革新派之言论亦不例外。阅时,须择其有理之言而弃其浮夸之谈,方可撷取当中有益之处。
革新派有其可取之处,在与传统派以及科学派相比之下,革新派对于治史之贡献仍是不容忽视的。后两者对于治史界之帮助甚少,不足挂齿,以致惹钱穆狠批。对于革新派,钱穆虽颇有微言,但在三种学派中,革新派虽不属完美,但仍是中历史学士中之最佳选择。
传统派与科学派亦各有缺点,譬如缺乏完善之研究系统,因此招惹钱穆痛批为无意义,可说属于一种书本文字之学,对于治史并无多大贡献。虽然革新派之论调有危言耸听之嫌,亦犯以偏概全之毛病,但至少为学术界提供了钻研历史之新鲜视角,有助读者与学者以新角度理解历史,而这未尝非好事。传统派过于拘泥于反映旧时期之旧规模旧社会结构,用以记载之文体与方式过于古板,无法激发读者思考,亦无提供现代学家对历史事件之诠释与理解,以现代视野审视历史,融会现今与历史并将两者贯通,无法使读者有效地消化与吸收所载之资料,亦不符研究历史之精神。至于科学派,顾名思义,提倡科学派之学士亦尊崇将科学之条理与逻辑应用于治史方面。这种考证与研究历史之方法自有其不足之处,因世事之发展从不遵从任何方程式,有时候亦非能仅以理智对历史变迁作出一切合理之解释,因此过于理性地进行对于历史的反思亦非好事,其学术成果也未必可靠,所以钱穆亦批评此学派为无助于治史。正如先前所言,一国之历史是一国之发展道路,是有生命有力量有思想之成长,若强制以科学附加于治史身上,亦不符治史精神。历史乃一门关注人文与文化之科目,岂能以符合逻辑而却无视其灵魂精神之科学方式来研究?革新派之重罪,远远不及科学派与传统派之毫无贡献,起码革新派并无违背或弃舍治史之学术精神(虽然态度有待商榷)。
无论是对待历史,抑或是对待历史学派,都必须抱有并保持客观谨慎之态度,须有焚膏继晷锲而不舍之精神,不倦于研究,不惰于认知。不可犯以一论众之毛病,以免错误呈现历史,遭人诟病。治史的精神在于集众朝代之精华于一,慢咀细嚼,以充分体现国家民族文化与智慧;治史的方法亦须体现此精神,须经多番考证,旁征博引,汇集各学者之学术成果,方可成权威之作。
中国已历经千年风霜,经过实践与历史的洗礼,中国已焕发思想与智慧的光芒,轻罩沧桑的青史。中国的精神若要延续下去,就必须通过治史之方法将其发扬光大,但在选择治史方式时须谨慎小心,以好好保存中国文化历史最为原始纯净之状态,再流传多几千年,几万年,直至永远,冬去春来,周而复始,历久不衰,千秋万代。
Ingen kommentarer:
Send en kommentar